思政课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思政课网络平台 考试中心 廊坊师范学院思政课 客观题题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说明: 第一,廊坊师范学院《基础》课机考部分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其中,判断题20道,单选题60道,多选题20道。判断题每题1分,单选题每题0.5分,多选题每题1分,总分70分。机考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二,本练习系统中模拟考试,与本校《基础》机考的题型、题量、考试时间一样,但每小题1分,总分是100分。 第三,目前,本练习系统的题库中共有试题100道左右,相当于机考试题的题量。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60分)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是(  )。
    A.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
    B. 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
    C.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 (2). 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魂即中华民族精神,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 (3). 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其中教育作用是指(  )。
    A. 法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和方向
    B. 法是一种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
    C. 法通过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发生积极影响
    D. 法可以使人们对外部主体的某种行为进行预先分析和预测
     
  • (4). 人们称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  )。
    A. 公共生活
    B. 公共秩序
    C. 公共场所
    D. 公共领域
     
  • (5).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
    A. 尊重他人、举止文明
    B. 助人为乐
    C. 为他人提供便利
    D. 不妨碍他人
     
  • (6).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是(  )。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 (7). 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  )。
    A. 家庭义务
    B. 男女平等
    C. 一夫一妻制
    D. 家庭道德
     
  • (8). 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科学的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马克思主义
     
  • (9).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有(  )。
    A. 市场经济并不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且需要通过优质服务,才能实现主体自己的利益
    B. 为人民服务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必然的对立的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为人民服务,要求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和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D. 市场经济的利他性道德要求等同于为人民服务
     
  • (10).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实施的文化前提是 (  )。
    A. 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B.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
    C.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11). 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
    A. 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 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 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D. 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 (12). 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被称为 (  )。
    A. 公共领域
    B. 公共场所
    C. 公共秩序
    D. 公共生活
     
  • (13). 通过道德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  )。
    A. 评价功能
    B. 导向功能
    C. 教育功能
    D. 调节功能
     
  • (14). 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  )的原则。
    A.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 全盘西化
    C. 既继承又批判
    D. 全盘否定
     
  • (15). 法律的历史类型与人类社会演进的形态是相一致的。至今为止有哪几种法律的历史类型(  )。
    A. 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和资本主义法律
    B. 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法律
    C. 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法律
    D. 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 (16). 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其中,“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指的是(  )。
    A. 道德品质
    B. 道德行为
    C. 道德理想
    D. 道德规范
     
  • (1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  )原则。
    A. 真诚
    B. 尊重
    C. 平等
    D. 友善
     
  • (18).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
    A.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 (19).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根本思想是(  )。
    A. 集体利益至高无上
    B. 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C. 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D.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 (20).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人员,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依照法定程序不能参与该案中的审理活动。这是诉讼法基本原则中(  )。
    A. 回避原则的要求
    B. 合议制原则的要求
    C. 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的要求
    D.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要求
     
  • (21).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教唆(  )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A. 二人以上
    B. 三人以上
    C. 不满20周岁的人
    D. 不满18周岁的人
     
  • (22). 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  )。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个人品德
     
  • (23). 我国的政体是(  )。
    A. 民主集中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24). 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这种观点认为,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  )。
    A. 个人的社会存在
    B. 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
    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 (25).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  )。
    A.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 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C. 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 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 (26).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是(  )。
    A. 办事公道
    B. 服务群众
    C. 爱岗敬业
    D. 奉献社会
     
  • (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  )。
    A. 安定有序
    B. 法律健全
    C. 文明健康
    D. 公共秩序
     
  • (28). 王某利用撬棍和万能钥匙潜入刘某家中,盗走刘某家中的五万元钱。下列属于犯罪主体的是(  )。
    A. 被害人刘某
    B. 实施了盗窃行为的王某
    C. 王某盗窃所得赃物五万元钱
    D. 王某实施盗窃行为时所用的撬棍和万能钥匙
     
  • (29). 社会公德涵盖了:(  )
    A.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 (30).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格言警句都旨在说明(  )。
    A. 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B. 社会实践是锻炼人才的熔炉
    C. 人人可成才
    D. 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充分条件
     
  • (31). 运用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指的是:(  )。
    A. 禁止性指引
    B. 强制性指引
    C. 义务性指引
    D. 授权性指引
     
  • (32). 爱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具有自然和社会属性,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  )。
    A. 性爱
    B. 理想
    C. 责任
    D. 习惯
     
  • (33).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这种指引形式属于法律的(  )。
    A. 授权性指引
    B. 义务性指引
    C. 禁止性指引
    D. 权力性指引
     
  • (34). 大学生某乙为了打击班上成绩第一名的某甲,故意捏造谣言,声称某甲考试经常作弊,为人虚伪,还捏造散布某甲和学校某老师的“绯闻”。某乙的行为给某甲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某甲后来还大病一场,在医院休养了半个月。后某甲的父母得知情况后,向学校报告了某乙的行为,学校对双方进行调解。依据我国民法规定,某乙的行为属于(  )。
    A. 不当得利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C. 违约行为
    D. 侵权行为
     
  • (35). 余某夜晚回家途中,遭遇歹徒抢劫,逃跑途中不慎将过路人刘某撞伤。余某对刘某的伤害行为(  )。
    A. 属于故意伤害,应负刑事责任
    B. 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C. 属于过失伤害,应负刑事责任
    D. 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 (36). 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是(  )。
    A. 私人生活
    B. 公共生活
    C. 业余生活
    D. 文化生活
     
  • (37). 主刑的特点是:(  )。
    A. 对同一犯罪可以适用两个主刑
    B. 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C. 对同一行为人可以适用两个以上主刑
    D. 可以附加适用
     
  • (38). 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是(  )。
    A. 民法
    B. 行政法
    C. 刑法
    D. 宪法
     
  • (39). 法律的国家强制性主要表现为(  )。
    A. 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B. 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C. 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D. 国家强制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 (40).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是(  )。
    A. 法律遵守
    B. 法律适用   
    C. 法律制定
    D. 法律监督
     
  • (41).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其中,人生观的核心在于(  )。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
    D. 人生境遇
     
  • (42). 下列公民基本权利中,属于监督权利的是(  )。
    A. 通信自由
    B. 受教育权利
    C. 批评建议权
    D. 宗教信仰自由
     
  • (43). 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
    A.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D.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 (44).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第2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三俗之风”是我们现在需要抵制的错误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  )。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为人民服务
     
  • (45).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下列关于家庭美德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家庭美德建设能增进人生幸福
    B. 家庭美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根基
    C. 家庭美德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D. 家庭美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动准则
     
  • (46). 增强国防观念,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黏合剂”,因而也是新时期(  )。
    A. 中华民族发展需要
    B. 维护世界和平的要求
    C. 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D. 国家强大的标志
     
  • (47).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A. 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
    B.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C.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马克思主义
     
  • (48).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这是社会公德中(  )。
    A. 爱护公物的要求
    B. 助人为乐的要求
    C. 文明礼貌的要求
    D. 保护环境的要求
     
  • (49).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是 (  )。
    A.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 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C. 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D. 强调集体的兴衰和个人利益得失息息相关
     
  • (50). 人生价值目标就是一个人对未来人生的希望、理想或要求,是一个人行为和生活的最终目的。那么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是(  )。
    A. 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B. 客观地认识自己
    C. 社会条件是否具备
    D.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 (51).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  )。
    A. 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 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
    C. 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D. 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 (52).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
    A. 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 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 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的理想一定实现
     
  • (53).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是人际交往中(  )。
    A. 谦让原则的要求
    B. 平等原则的要求
    C. 互助原则的要求
    D. 友爱原则的要求
     
  • (54). 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为(  )。
    A. 物权法
    B. 商法
    C. 经济法
    D. 知识产权法
     
  • (5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
    A.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 (56).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真实意思表示为有效条件。这一规定主要是(  )的体现。
    A. 平等原则
    B. 自愿原则
    C. 等价有偿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 (57).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其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
    A.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 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C.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 (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
    A. 中央军事委员会
    B.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59). 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
    A. 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B. 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C.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D. 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
     
  • (60). 刘少奇曾指出:“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句话强调了(  )。
    A. 自我修养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身体力行
    B. 进行自我修养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C. 自我修养的完美境界的实现是相对的和无止境的
    D. 自我修养需要经常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和行为规范来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 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答案正确。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 (61).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有(  )
    A.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B.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
    C.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D.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使社会成员内化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坚定道德意志和信念等
     
  • (62).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的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在于(  )
    A.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精神
    B.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的精神
    C. 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D. 各个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
     
  • (63). 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  )
    A.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B.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C.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D. 主要着眼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 (64).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
    A. 保障离婚自由
    B. 反对轻率离婚
    C. 协议离婚
    D. 诉讼离婚
     
  • (65).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倡导(  )
    A. 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B. 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
    C. 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D. 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 (66). 人类社会的法的历史类型有(  )。
    A. 封建社会的法
    B. 奴隶社会的法
    C. 资本主义社会的法
    D. 社会主义社会的法
     
  • (67).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从司马光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
    A. 智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C. 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D.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 (68). 弘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  )
    A. 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对外开放
    B.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C.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D. 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 (69). 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一论断表明 (  )
    A.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
    B. 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 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实践,就没有实际意义
    D.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 (7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凝结起来、积淀起来的对祖国最深厚、最高尚的感情,培育了无数的爱国志士。从屈原的“虽九死亦犹未悔”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孙中山的救国图存,振兴中华;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们的伟大思想和光辉实践都说明(  )
    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涵
    C. 民族精神产生于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中
    D. 以上这些名人的文化修养程度高
     
  • (71). 实现理想的过程总会经历顺境和逆境,其中逆境对人生和理想而言,往往具有两面性,其两面性表现在(  )
    A. 逆境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景的难度
    B. 逆境消解不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
    C. 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来说,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
    D. 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效果
     
  • (72). 下列关于我国公民社会经济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有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 我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C. 我国公民都有休息的权利
    D.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 (73). 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改革创新精神表现为(  )
    A. 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
    B. 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D. 固守经验、步伐稳健、游刃有余的处事风格
     
  • (74). 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战士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与行动的综合者。”这段话包含着陈毅元帅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  )
    A. 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社会的现实运动
    B. 共产主义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良好愿望,不可能成为人们行动的现实动力
    C. 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实现之前,不可能存在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实践
    D. 共产党人选择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远大、最进步、最美好的理想
     
  • (75).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体现在(  )
    A. 保护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权益
    B. 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劳动人民意志的体现
    C. 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 (76). 下列关于理想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B. 理想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形成
    C. 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D. 实践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 (77).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除此之外,全新的国家安全观还应当包括(  )
    A. 人身安全
    B. 经济安全
    C. 科技安全
    D. 文化安全
     
  • (78).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哪些关于仲裁程序的表述是正确的(  )
    A.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但当事人可以约定不开庭
    B. 仲裁不公开进行,但如不涉及国家秘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公开进行
    C. 对仲裁庭的组成,当事人可以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D. 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有权进行辩论
     
  • (79). 社会主义社会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表现为(  )
    A.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激烈冲突时,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B.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激烈冲突时,为集体利益个人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C.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激烈冲突时,在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
    D. 不能为了集体的利益而任意牺牲个人的利益
     
  • (80).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有(  )
    A. 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
    B. 政府依法保障
    C. 权利义务一致
    D. 和平进行
     
  •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20分)
  • (81).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是公务员的义务。(  )
     
    正确 错误
  • (82). 只有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我国有正当职业和居住1年以上,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正确 错误
  • (83). 具有优良而成熟性格的人,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精神力量,并与周围环境建立起和谐关系的人。(  )
     
    正确 错误
  • (84).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紧急避险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迫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  )
     
    正确 错误
  • (85). 社会公德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正确 错误
  • (86). 父母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正确 错误
  • (87). 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  )
     
    正确 错误
  • (88). 劳动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义务。(  )
     
    正确 错误
  • (89). 刘某购进的家用小轿车的刹车系统存在的严重质量问题,导致行车故障,对刘某人身及财产造成损害。但因购买汽车的行为不属于消费行为,刘某不能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维护其权利。(  )
     
    正确 错误
  • (90).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仲裁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
     
    正确 错误
  • (91). 邻里关系是一种地缘关系。(  )
     
    正确 错误
  • (92). 我国宪法修正案必须有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1/2多数通过。(  )
     
    正确 错误
  • (93). 法律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所以不保护其他阶级的人的利益。(  )
     
    正确 错误
  • (94). 无效婚姻,是指欠缺婚姻生效的法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  )
     
    正确 错误
  • (95). “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  )
     
    正确 错误
  • (96). 依据我国刑法,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
     
    正确 错误
  • (97). “受胁迫结婚的”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的法定事由。(  )
     
    正确 错误
  • (98). 运用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对刑事案件进行再次审理,可能适用一审程序,也可能适用二审程序。(  )
     
    正确 错误
  • (9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协会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受理消费投诉。(  )
     
    正确 错误
  • (100). 只有经公布的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
     
    正确 错误
  • 答完题目请在右下角处提交试卷并计算得分!
    本套试卷考分排名
    1. 陌巷少年 (89 分)
    2. s183423 (87 分)
    3. 15732675426 (88 分)
    4. 登登 (87 分)
    5. 14020241035 (88 分)
    6. 丫头123 (88 分)
    7. 14020441047 (87 分)
    剩余时间:60:00
    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时间:6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0未答题 0已答题 答错题
      

    QQ|小黑屋|触屏版|客户端|思政课网络平台 ( 冀ICP备14022521号-1

    GMT+8, 2025-7-7 14:31 , Processed in 0.10946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